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21年推进全程机械化促进粮食稳产增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 时间:2021/4/9 15:45:18
- 来源:
- 浏览:394
信息来源: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各州(市)农业农村局,厅机关有关处室,厅属有关单位:
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年全程机械化有关工作促进粮食稳产增产的通知》(农办机〔2021〕2号)和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有关加快补齐水稻机械化种植短板的工作要求,抓实抓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各项工作,省农业农村厅研究制定了《云南省2021年推进全程机械化促进粮食稳产增产工作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
2021年4月7日
(联系人及电话:徐鸣 0871—65749548)
云南省2021年推进全程机械化促进粮食
稳产增产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年全程机械化有关工作促进粮食稳产增产的通知》(农办机〔2021〕2号)精神和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有关加快补齐水稻机械化种植短板的工作要求,抓实抓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各项工作,为云南省粮食稳产增产提供农机化服务,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和考察云南时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实施乡村振兴重大战略部署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要求,扛实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把确保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以促进粮食稳产增产为目标,聚焦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集中力量补短板强弱项,努力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为全省粮食稳产增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从云南省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生产实际出发,以粮食优势产区和主产区为重点,以关键技术环节和“瓶颈”问题为主攻方向,着力突破粮食作物机械化生产短板弱项,完善技术模式,推动粮食作物机械化生产水平的提升。
2.机艺融合,协同发展。以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为载体,以绿色增产增效农艺技术为依托,结合采用信息化技术和农田基本建设等工程技术,加强农机、农艺等多部门联合攻关、协同配合,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农机化与信息化技术融合。
3.政策扶持,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强农惠农政策及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引导农民及合作组织购买或使用先进适用的水稻种植机械和生产技术,提高粮食作物机械化装备水平和生产效益。
三、重点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建设力度
持续深入开展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工作,2021年组织开展5个省级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点建设。各州市根据辖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实际,分作物、分区域积极探索建设1-2个以上示范点,明确补短板技术路线和工作措施,强化农机、农艺、品种配套,着力提高关键技术到位率和覆盖率,总结形成区域性的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典型模式,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周边加快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二)加强粮食作物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及装备的示范推广
1.突出优势,强化技术指导和服务。
充分发挥各级农机技术推广培训部门和有关专家组、行业协会、农机生产企业、农机一线“土专家”的作用,针对水稻、玉米、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生产薄弱环节和关键技术,筛选发布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和技术路线。以农机作业服务公司、农机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为主要对象,围绕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农机减损技术、绿色农机化技术、智慧农机、农机作业质量等内容,举办现场演示、展示及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和观摩活动,示范推广先进适宜机械化生产新技术新装备,引导各类农机经营主体和种粮大户增强机具、技术配置的科学性、先进性,推动补齐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生产短板弱项,提高粮食作物生产效益。
2.突出重点,加大关键技术和薄弱环节技术示范推广力度。
聚焦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和薄弱环节,以育插秧为重点,加快水稻育秧播种设备、高速插秧机、机插秧侧深施肥机、谷物烘干机等机具的推广应用,提升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装备水平。在有条件的区域,鼓励开展水稻机直播、无人机飞播等技术的试验示范;积极开展玉米精量播种、免耕播种、玉米收获机等装备及技术的推广应用,集成示范玉米免少耕播种、精量播种、高效施肥与植保、收获、秸秆还田离田等机械化技术;着力示范推广马铃薯种植机、杀秧机、收获机及秸秆还田离田等机械化技术,加快马铃薯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技术集成配套。
3.多措并举,积极推进
组织开展全省水稻联合收割机质量调查和收获损失率调查工作,结合2018年至2019年我省农机购置补贴情况,筛选不少于60台在用的自走履带式谷物联合收割机(全喂入)进行三性一状况满意度调查,并从中抽取至少5台机具进行收获损失率调查,督促增强农机服务主体减损意识。积极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大力培育农机实用人才。组织好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农机工种竞赛参赛工作,以大赛选手遴选为契机,积极开展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宣贯及培训,提高机手规范操作能力。
加强机械化节粮减损技术的推广应用和防灾应急能力建设指导。因地制宜推广应用农机深松整地技术,加强作业质量信息化监测,确保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推进烘干机(塔)建设指引、农机库棚建设指引运用,鼓励扶持农机合作社加强机库棚及设施装备建设,改善农机服务主体抗灾减损基础设施条件。
(三)加强农田宜机化整治技术试验探索
把宜机化改造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目标,进一步明确田间道路、田块长度、宽度、平整度等“宜机化”要求。在适合“宜机化”建设项目区,规划设计建设内容时,充分考虑农机作业机耕道、机耕口建设,加速补齐农机化基础条件薄弱短板,切实改善农机通行和作业条件,增加适宜机械化生产粮食作物的耕地面积。
(四)精心组织,强化重要农时农机作业服务
紧扣“春耕”、“三夏”“双抢”“三秋”粮食生产需要,充分发挥农机抢耕、抢种、抢收主力军作用。组织农机合作组织、农机大户抓好农机春耕备耕,加强机手作业技术培训和机具调试检修。充分利用农机直通车平台加强农机作业供求信息发布,完善机械化生产信息报送制度,强化农机作业进度与农情统计数据衔接会商,针对性做好机具调度,确保不误农时。加强协调配合,会同有关部门做好跨区作业证发放、气象预警、作业车辆通行、作业秩序维护及突发事件处置等工作。积极推广“互联网+农机服务”“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
(五)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支持引导作用
规范、高效落实2021—2023年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优先保障粮食生产机械购置补贴需求,将水稻、玉米、小麦和马铃薯等粮食作物生产所需机具全部列入补贴范围,实行应补尽补,同等条件下实行优先办理。合理提高水稻移栽机械、玉米种收机械、马铃薯种收等薄弱环节机具补贴额,增加先进适用装备供给,推动老旧收获、插秧、植保、脱粒等机具的淘汰更新,促进机具升级换代。支持开展粮食生产农业机械优先鉴定。重点将水稻育秧、粮食烘干等成套设施装备纳入农机新产品补贴试点范围,加快推广应用。积极争取农机作业补助政策扶持,支持水稻机械化移栽、插秧同步侧深施肥、玉米机械化收获及产地烘干、小麦免耕播种等关键薄弱环节作业服务,加快绿色高效机械化生产方式应用,促进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切实增强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站在扛实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落实中央1号文件要求的高度,将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上,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注重总结经验,强化政策宣传
及时总结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推广粮食生产机械化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宣传全程机械化发展经验做法,加强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等典型宣传。
(三)加强跟踪指导,按时报送材料
各州市要切实加强工作进度跟踪和督促指导,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高效推动工作顺利开展。请各地于4月20日前报送具体工作方案,于6月30日和12月20日前分别报送半年和全年工作进展情况表(详见附表),于12月31日前报送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厅属农机事业单位依据工作职责及工作进度报送相关工作进展情况及年度总结。所有报送材料均要求同时报送PDF盖章版和电子版。材料报送省农业农村厅农机化管理处和省农机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