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
- 时间:2020/1/7 16:52:14
- 来源:
- 浏览:544
信息来源:普洱市科技局
近年来,普洱市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和一批特色优势产业示范项目的组织实施,全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显著。
中国工程院朱有勇院士团队的两项重大科技成果——林下有机三七种植技术和冬季马铃薯优质高产新技术在澜沧县成功转化,帮助边疆群众脱贫致富。“林下有机三七种植技术”坚持“不准施用一粒化肥,不准使用一滴农药”的品质控制标准,让中药材回归山野林中。“冬季马铃薯优质高产新技术”能有效抑制病虫害,减少60%的农药用量,大幅度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2018年,澜沧县在38个村寨示范3200多亩,冬季马铃薯平均亩产2.5-3.5吨,为每户增加收入2500元到7000元。
云南瑞禾种业有限公司引进荣廷昭院士选育的优良玉米品种,与当地玉米良种杂交选育出了具有高抗、高产、广适、耐贫瘠的玉米优良新品种“瑞禾209”和“登玉168”,并通过了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目前玉米优良新品种“瑞禾209”和“登玉168”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种植50万亩,带动5万农户种植,种植户亩增产200公斤以上,亩增收400元以上。
云南云景林纸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良种选育、种苗培育和种植技术研究,构建林业资源培育技术体系,选育出桉树、思茅松、竹子良种6个,年均生长量分别达到38m3/hm2、12m3/hm2和15t/hm2以上,林业资源培育居国内先进水平。利用林木良种在普洱市范围内建设示范原料林基地,种植思茅松45万亩,桉树58万亩,竹子1万亩,为林浆纸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公司利用桉树、思茅松、竹子和多种阔叶木资源在现有纸浆生产线上开发出“三针”牌系列漂白硫酸盐木竹浆产品,形成年产26万吨纸浆生产规模。同时,公司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利用自产的原生木竹浆开发出“思景”和“集木优品”系列生活用纸产品,形成年产5万吨以上的规模。
普洱绿银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与以色列牛油果专家合作,研究筛选出9个杜绝或减少根腐病且适合不同土壤和气候的砧木(根系)的品种,各1000株,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牛油果母本园。引进以色列流程化、标准化、智能化牛油果良种快繁全套技术,建成了年生产能力为50万株的良种繁育中心。研究筛选出了12个牛油果早、中、晚熟品种,实现了一年四季均有鲜果上市。2019年,公司在孟连县带动发展种植牛油果面积达到26000余亩,成为全国面积最大的牛油果种植基地,孟连县因此被列为“一县一业”特色县。
普洱良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云南农业大学合作,培育出了优质白芨良种——“良宝大白芨1号”,并通过了云南省种子管理站组织的白芨新品种鉴定,是目前云南省唯一一个经过省级鉴定的白芨新品种,全市种植面积达1万亩以上,使普洱成为云南省中药材白芨种植面积最大、种植技术最规范、产量和产值最高的地区。
云南大唐汉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引进北京博达绿洲医药科技研究有限公司三种儿童专用感冒药复方制剂产品——氨酚本明口服液、氨酚右美口服液、氨酚愈创口服液的生产技术以及前期药学研究等成果进行转化及产业化,三种新药已在欧美上市。预计全面产业化后,年销售收入将达到13.68亿元。
普洱市科技局
省科技厅宣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