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创新发力,国产新药从跟跑到并跑
- 时间:2019/7/3 16:46:01
- 来源:
- 浏览:223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科技日报记者 付丽丽
国产创新药近日又传来好消息。由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单抗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在国内获批,成为继君实生物(拓益)和信达生物(达伯舒)后,第三个获批可上市的国产PD-1单抗药物。
近年来,以PD-1抗体为代表的免疫治疗为多种癌症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很多对传统治疗抵抗的患者接受免疫治疗依然有效。然而遗憾的是,PD-1抗体单药治疗癌症的客观缓解率(ORR)通常不超过30%,完全缓解率(CR)更是不超过10%。
“这意味着还有70%的患者没有完全缓解,但对于患者而言,他们希望是肿瘤完全消失,而不仅仅是缩小。”解放军总医院生命科学院分子免疫学研究室教授韩为东说。
令人欣喜的是,韩为东团队最新研究发现,采用PD-1抗体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地西他滨治疗的ORR为95%;特别值得注意的是,CR率达到了71%,相比PD-1抗体单药治疗的20%—30%提高了1倍以上。“这是从来没有见过的,至少截至目前没有看到比这更优秀的肿瘤消除比例了。”韩为东说。
“这对国产新药来讲无疑是个好消息,对进一步打破国外专利药的垄断,切实减轻患者用药负担意义重大。”中国科学院院士、“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师陈凯先说。
陈凯先表示,新中国成立后,药物研究从一个很低的起点开始发展,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尤其是2008年,专项实施以来,药物创新的步伐迅速加快,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有数字为证。目前,我国累计142个品种获得新药证书,其中1类创新品种42个(25个化学药,17个生物药),技术改造200余种临床急需品种,药品质量明显提升。
与恒瑞医药的PD-1药物一样,2018年12月24日,达伯舒(信迪利单抗注射液)成为第一个经国家药监局正式批准用于治疗复发/难治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PD-1抑制剂,改变了国内患者除放化疗外无药可用的现状,在中国新药研发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作为信达生物自主研发并获批的首个产品,信迪利单抗的“诞生之路”并不平坦。
7年前,董事长俞德超在向董事会汇报信迪利单抗项目时,董事会认为信达还不具备开发这样一个创新药的能力,担心投资打了水漂。面对董事会集体反对,俞德超坚持说:“PD-1项目,信达一定要做。”
正是当初的坚持,让信达生物取得了如今的成绩。与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疗不同,信迪利单抗采用的是一种创新的癌症治疗方法——肿瘤免疫疗法。迄今为止, 信迪利单抗Ⅱ期临床是中国入组人数最多的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研究。经过独立的影像学委员会评估,纳入分析的92例患者中有74位患者肿瘤明显缩小,达到客观缓解的标准,客观缓解率达到80.4%。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3月初,达伯舒价格公布,在中国内地的单支建议价为7838元/100mg,是进口产品帕博利珠单抗(内地售价17918元)同等规格的44%。
时光再倒回到2012年10月27日,全球首支戊型肝炎疫苗在中国上市。与甲肝一样,戊肝也属急性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主要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受污染的水源、猪肉、海鲜等均可传播戊肝病毒。全球每年戊肝病毒感染约2000万例,导致300多万例急性肝炎和7万例死亡。
业界认为,这支由我国厦门大学夏宁邵团队研发的疫苗采用我国独创的大肠杆菌技术,打破了国内外关于疫苗生产的固有认知,独创出与酵母、昆虫细胞、哺乳动物细胞并行的第四种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发路径。
“墙内开花墙外香。如今,疫苗已分别在美国、孟加拉国等开展临床试验研究,将走出国门,为全球肝炎的预防控制,促进人类健康作出重大贡献。”厦门大学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说。
“除了已经取得的成果,后续还会有更多药物上市,非常值得期待。相信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随着我国经济、科技实力的增长,我国新药研究和医药产业发展将实现新的历史转变,从‘跟跑’向‘并跑’和某些方面‘领跑’跨越。”谈到前景,陈凯先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