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穗部性状发育的分子机制

  • 时间:2021/6/17 10:35:30
  • 来源:
  • 浏览:266

成果归属:罗琼,程祝宽,朱立煌



成果简介: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其品质和产量与穗部性状发育密切相关。实现水稻穗部性状发育的遗传调控,是遗传育种学家一直追求的目标。近十年来,项目组在国家科技部、国家基金委和云南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紧密围绕水稻穗部性状发育的遗传调控,开展深入的研究工作。克隆了8个穗部性状发育相关基因,深入研究了这些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获得了以下创新性研究成果:

1、从内稃突变体dp1sdp1形态研究入手,克隆了一个新的调控水稻内稃中央结构和护颖特性的相关基因DP1。通过对内稃形成机制的探索,发现内稃和外稃在进化上属于两个不同的器官,而内稃边界组织在进化上相当于双子叶植物的花萼。

2、通过对创制的两个影响水稻花序分枝数和结实数,且粗秆大穗的等位突变体lp-1lp-2鉴定,克隆了大穗基因lp及其野生型基因LP。发现LP通过参与内质网相关蛋白的降解和细胞分裂素的动态平衡,来调控水稻穗型的发育。

3、克隆了颖壳棕腹沟基因ibf1及其野生型基因IBF1IBF1通过调控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中结构基因的表达,抑制水稻颖壳中总黄酮和花青素的积累,从而影响水稻棕腹沟的颜色。

4、克隆了金黄颖基因gh2 及其野生型基因GH2GH2编码一个肉桂醇脱氢酶CAD,是水稻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中松柏醇和芥子醇前体合成的一个重要多功能酶。

5、克隆了雄性不育基因mil1mil2,发现两者通过调控小孢子母细胞的发育而导致雄性不育的基因。

6、发现MADS1MADS15为水稻进行有性生殖所必需,二者突变后共同调控水稻从有性生殖向无性生殖的转变,这是有花植物两个生殖模式转变遗传控制研究的首次发现。

7、相关成果发表论文14篇,其中SCI论文9篇,累计SCI影响因子52.55,单篇最高影响因子8.987,他引113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研究成果在水稻育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该研究成果已通过成果鉴定, 专家鉴定意见为:该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有花植物生殖模式转变调控的研究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