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云南6成茶地都种云南省农科院一个茶叶品种!

  • 时间:2019/10/15 17:06:36
  • 来源:
  • 浏览:380

信息来源: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云南茶叶飘香海内外,但你可能不知道,云南60%的茶地面积种的是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云抗10号。另外,玉米种植面积的20%、水稻面积的30%、油菜种植面积的80%,用的品种都出自云南省农科院。

近日,十多家媒体的记者走进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了解云南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云南农业的巨变。

为藏区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 

云南省农科院是省政府直属的最大的多学科、综合性、公益性的农业科研机构,成立以来解决了许多关乎全省农业全局性、关键性、战略性的重大农业科技问题,为云南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持续的科技支撑。

“十三五”以来,该院科技成果转化年均超过3000万亩,年新增三农产值25亿元以上。其中新品种应用推广超过1700万亩,技术应用面积超过1300万亩。玉米品种应用约占全省总面积20%左右,水稻品种占30%左右,云麦系列品种占全省30-35%,油菜品种占80%,云抗10号茶叶品种占云南面积的60%以上,特色经作大麻100%等。

一系列新技术、新成果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特别是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该所还发挥科技优势,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组建了云南产业科技服务团,在景谷等88个贫困县开展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

以云南省农科院为主的科技人员,在云南“三区三州”科技助力贫困县产业发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通过整合下属17个研究所资源,形成综合配套技术服务体系。为“强壮”食用菌、蔬菜、中药材等迪庆藏区农业特色产业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

以在维西县的工作为例,云南省农科院先后派出多批科技人员开展实地调研,在精准“把脉”基础上开出“发展良方”,启动实施维西五项特色产业科技服务行动计划:按照高附加值、耐贮运、反季节的思路,分别在永春乡、保和镇、塔城镇开展食用菌栽培试验示范,6000个云南白灵芝菌棒种植试验圆满完成后,每年在永春乡永福蔬菜合作社开展了总数为5万个菌棒的规模种植示范;连续3年开展了蔬菜育苗工厂建设和特色蔬菜新品种引进筛选;推进云当归、秦艽地理标志认证工作,对中药材病毒病害进行了初步调查,开展中药材脱毒标准化育苗;在永春乡开展晚熟蓝莓种植示范,在攀天阁进行蓝莓采摘体验区种植,取得良好成效并在当地大力推广;根据维西县林地资源丰富、气候冷凉的特点,大力发展优质魔芋生产基地和种芋繁殖基地。

科技让云南成全国菜园子 

据一项统计显示:2018年,全省蔬菜播种面积2010万亩,总产量3040万吨,综合产值达到852亿元。其中,外销量占到70%左右,出口106.8万吨,创汇14.2亿美元,居全国第2位,仅次于山东,真正成为了“全国的菜园子,世界的菜篮子”。

云南蔬菜销往全国各大市场,甚至周边国家,这里面也有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的贡献。云南省农科院园艺所蔬菜科研人员从多而杂的蔬菜种类中,瞄准主要菜类,有选择性地开展了白菜、甘蓝、萝卜、辣椒、蕃茄、茄子、南瓜新品种选育工作,到目前共选育蔬菜新品种约50个。这些新品种中的多数品种已成为生产上的主推品种,或局部地区的特色品种。通过不同地区种植不同菜类,不同季节种植不同品种,实现了蔬菜的周年生产,天天上市。

开创了云南冬春季大规模种植茄果类蔬菜的局面,使云南成为继海南之后第二个冬春茄果类蔬菜基地。每年夏秋季,叶菜类蔬菜源源不断地销往省外和国外,许多年,云南的蔬菜创汇一直是创汇农产品之首。

这几年市场上卖得很火的蓝莓,离不开云南省农科院的科研助力。2000年以来,云南省农科院高山经济作物研究所先后从俄罗斯、日本、美国等国内外引进蓝莓70个品种,在海拔1300-3200米区域内,进行了不同区域生态适宜性试验研究及示范,筛选出了适合不同海拔地区种植蓝莓的省级科技成果。云南省农科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十余年的潜心研究和蓝莓产业种植技术推广,促进了云南蓝莓产业的迅速发展。据统计,2018年云南蓝莓种植面积达6.2万亩,产量1.4万吨。

除了这些,云南省农科院在水稻、安宁红梨、马铃薯、花卉等产业上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云南的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作用,践行了“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