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裂果病发生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 时间:2021/3/19 15:30:16
- 来源:
- 浏览:321
信息来源:农业种植网
葡萄裂果病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病害,近年来该病在黄河故道地区给葡萄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给果农的收入带来了不小的损失,也同样制约了该产业在这个地区的发展。对此,我们对该病的病因进行了全方位分析,并进行了多种试验,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以下是关于葡萄裂果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1葡萄裂果病发生的原因分析
1.1果园土壤含水量波动过大
在该地区,由于果树生产前期降水量较小,造成土壤含水量过低,达不到果皮组织细胞生长膨大的生理需水要求,致使果实发育缓慢。在第1次果实膨大期结束时,果实的实际大小与果实生理上所应膨大的量相差较多。但在葡萄的第2次膨大期,因降雨量的增加导致果粒增大较为迅速,所用时间也短。因为果粒的前后2次增大的速度相差过大,常常造成果皮的组织局部脆弱。而且在该地区,多数品种的葡萄成熟期正值梅雨季节,连续的降雨使果实的水分含量升高很快,果实膨压急剧增大,从而导致果粒纵裂,特别是在连续降雨之后,天气骤然放睛,果园高温多湿,更易造成葡萄裂果。根据我们的观测,得出的结论是:在排灌条件差、地势低洼、土质粘重的果园地块,经常发生裂果,病情较为严重。
1.2品种原因
有些品种,果皮薄而不坚,还有的品种是果皮和果肉相贴过紧后常常使果皮局部受压过大,导致裂口。
1.3果树负载量过大
不注意疏果,果粒排列过于紧密。随着果实的增大,果粒相互间的压力也不断增加,当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果粒就裂口。
1.4不注重科学施肥
有些果农,在给果树施肥时,不注重肥料的合理搭配,为追求高产,片面施用含氮量过高的化肥,而忽视有机肥和磷、钾肥的配比。我们经过试验和比较,得出这样的结论:偏施氮肥的果树园块,葡萄裂果所占的比例,要远大于配方施肥和施用有机肥的果园。
1.5杀菌剂使用不当
连续使用退菌特等农药杀菌剂防治葡萄病害,特别是在浆果成熟期使用高浓度的退菌特,这些杀菌剂可以促使这些果树叶片老化,进而造成叶片的蒸腾作用降低,导致树体中的水分大量流向果粒,使果粒的膨压增大;果粒自身从外界吸水也是增大其膨压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以上两者结合,形成果实裂果的动力。
1.6催熟剂使用不当
有些果农为了抢市场,使果子尽早上市,不尊重果树生产的特性,盲目使用催熟剂(如乙稀利、脱落酸等),并且使用浓度过高,使用次数增多,使用日期也无限期提前,最终导致较大损失。
2葡萄裂果病防治措施
2.1品种选择
在选择品种建园时,应将品种是否裂果作为取舍的必要条件。例如,在同样的条件下,早玉、咋娜、玫瑰香等葡萄品种较易裂果,而新华一号、泽香一号、京亚等品种少裂果。另外,某个品种的成熟能否避开当地的雨季,也是考察该品种是否入选的一个重要因素。
2.2物理防治
2.2.1调节结果量,合理定产。负载量大的果树以及果穗抱得过紧的葡萄品种,发生裂果的比率较大。因此,要通过花前掐除部分花絮,花后适当疏掉部分果粒,调节结果量。这样,不但可以减少裂果,而且还可以起到给果穗整形、美化果品外观、增加商品价值的作用。另外,也可以改花前摘心为花后摘心,使其适当地自然落果,以求果穗松紧适度,减少果粒的相互压力,降低裂果量。
2.2.2改善果园的通风透光条件。特别是在高温多湿的天气要及时采取吊枝、拉枝等技术措施,尽量减少果园的郁闭程度,降低果园的温度,减少日烧病的发生,进而减少裂果。除此之外,在离地面40cm以下的枝蔓上,冬季修剪时,一律不留结果母枝。这样,可以减少病虫害的感染机会,扩大果园的空气对流量,起到减少裂果的作用。
2.3农业防治
2.3.1土壤选择。在通风良好的沙质土壤上建园,葡萄不仅品质好,着色快,而且果树的抗病能力也强,不容易造成裂果。
2.3.2调节土壤水分。土壤水分急剧变化,土壤透气性差,排水不良好,要采取明渠或暗道等方式,搞好水分的供应和排除。同时,还可以通过冬季深翻和增施有机肥、熟石灰等改善土壤的物理状况,减少土壤水分的变化幅度。
2.3.3滴灌和喷灌。在果实生长前期和中期进行高湿度处理,促使果皮的细胞壁和果梗的皮孔明显发达,提高能够引起裂果的临界膨压,可有效预防后期裂果。
2.3.4及时中耕除草。中耕既消灭杂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又可以疏松土壤,具有旱能提墒、涝能晾墒、调节土壤水分含量的作用。一般生产季节10~15d中耕1次,可以缓解土壤的粘重程度,提高土壤中的氧气含量。
2.3.5覆盖地膜。葡萄园地覆盖地膜,既可以消灭杂草,防止根系吸收过多的雨水;又可以阻止地面水分过度蒸发,减少土壤水分含量波动过大。
2.3.6果园覆草。在灌溉条件较差的条件下,果园覆草是解决果园保水问题的一项有效措施。该方法可以避免果园湿度波动过大,有利于浆果均匀生长,减少裂果。常用的方式有树盘覆草和行内覆草,覆盖的厚度为15~20cm,该措施还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肥含量。
2.3.7遮果。葡萄果面可以直接吸收雨水,果实也可以从根部吸收水分后增大其自身内部的膨压。所以,在雨季来临时采用遮果措施,可有效防止裂果。采取果实套袋,可使果皮组织中的次表皮细胞明显加厚,也可以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2.4化学防治
2.4.1在葡萄采收前的1~3周内喷布0.2%的氨基酸钙或0.2%硝酸钙,对防治裂果的效果较为显著。
2.4.2在果实膨大期连喷2次500mg/kg的稀土元素,中间间隔8~10d,可使果皮加厚。配置时,要先用食醋将水调成pH值为5~6的弱酸性溶液,然后加入稀土,在天气晴朗时喷施。
2.4.3减少使用退菌特等杀菌剂的使用次数,一般要求该药物在生长的中后期使用次数不超过3次,特别是在浆果采收前的2周内不可使用。
2.4.4在果实生长前期和中期,对果穗附近的叶片喷施NAA(萘乙酸)6~10mg/kg加6-BA(6-苄基腺嘌呤)6~10mg/kg2次,可起到增加果实膨压、膨大果实、延长叶片寿命的作用。该措施可以抑制植物体内乙烯的活性,对因施用乙烯利造成的裂果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2.4.5合理施肥。在果实生长的中后期减少氮肥的施用量,适当增加磷钾肥的供应量,特别是在果实成熟前的10~15d内不要施用速效氮肥,可明显减少葡萄裂果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