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重楼栽培技术
- 时间:2020/8/6 16:11:49
- 来源:
- 浏览:302
作者: 杨建谷 信息来源: 古城区农技推广中心(杨建谷) |
滇重楼有“宜荫畏晒,喜湿忌燥”的习性,喜湿润、荫蔽的环境,在地势平坦、灌溉方便、排水良好,含腐殖质多、有机质含量较高的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中生长良好。滇重楼生长过程中,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和遮蔽度。适宜生长在海拔为1600~3100m 的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2~13 ℃,无霜期270天以上。年降雨量850~1200mm ,降雨量集中在6~9月间,空气湿度在75%以上,土壤夜潮,能满足滇重楼生长发育对土壤含水量的需求。在种植滇重楼时,建造的荫棚遮荫度在60%-70%之间,散射光能有效促进滇重楼的生长。滇重楼宜生长在透水性好的微酸性腐殖土或红壤土中,粘重,易积水和板结的土壤不宜种植。
在水肥土温等外部环境适宜及技术措施可行的正常情况下,滇重楼栽培4-5年亩产鲜品可达到300-450kg,亩产干品100-150 kg,干湿产量比为1:3。水分不得超过12.0%,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重楼皂苷I和重楼皂苷II的总量,不得少于0.80%。现将滇重楼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腐殖土或酸性红土。在冬季选择晴天,田块较干时翻耕25㎝左右,翻耕时将土块打碎并捡去石块、杂草。翻晒1—2天后每亩施入腐殖农家肥2000—2500公斤,平整做厢,厢面宽1.2m,沟宽30㎝,沟深25㎝,沟要畅通,便于排水。
二、育苗
(一)种子繁殖
1. 苗床准备。苗床要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地块。翻耕15㎝,平整做厢,厢宽1.2m,沟宽30㎝,沟深25㎝,沟要畅通,利于排水。
选种和种子处理。选饱满、成熟、无病害、霉变和损伤的重楼种子,种子不能晒干或风干。
方法一:将种子与干净的细沙以2:1混合,搓擦除去外种皮,洗净,并用500倍的多菌灵浸种1小时,埋入湿沙,5—10℃处理2个月,然后放入18—20℃处理3个月,再放入5—10℃处理1.5个月,再置于20—22℃处理1.5个月后播种,在此期间要注意保湿。
方法二:用干净的湿沙催芽,种子与沙的比例1:5,再拌入种子重量1%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均匀后装入催苗框中,置于室内,催芽湿度保持在18—22℃,每15天检查一次,保持沙子的湿度在30—40%之间(用手抓一把沙子紧握成团,松开即散为宜)。第二年4月份伤种子胚根萌发后便可播种。
方法三:种子采摘后直接播种。
2. 土壤处理。播前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4㎏,拌细土撒于畦面,然后用四支耙浅翻。
(二)播种。将处理好的种子按5×5㎝的株行距播于做好的厢面上。种子播后覆盖厚1.5—2㎝的腐殖土,再盖一层松毛或碎草,厚度以不露土为宜,浇透水,保持湿润。
1. 搭棚遮阴。重楼出苗后要用遮阴度为70%的遮阴网遮阴。
2. 水分管理。在整个育苗期间要保持苗床湿润,荫蔽的环境,避免土壤板结、干燥和过度日照,出苗齐后揭去2/3的盖草。
3. 切割繁殖。在冬季,将无病虫害的重楼地下茎按两上节(约2㎝)切割,不能过短,否则出苗过细或不出苗,伤口用草木灰处理。带顶芽的可直接到大田栽种。不带顶芽的切块按株行距7㎝×7㎝栽种,种植后覆盖松毛或碎草,并保持荫蔽环境。
三、移栽
种苗在出苗2年后即可移栽,株行距为15㎝×20㎝。带顶芽的切块株行距为15㎝×20㎝栽种。不带顶芽的切块,在第二年冬天不定芽已经形成之时挖出,按株行距20㎝×25㎝栽种。移栽后履盖松毛或碎草,然后搭遮阴网遮荫。为便于管理遮阴网的高度应保持在1.8—2m,在固定遮阴网时应考虑以后收拢和展开,在冬季风大和下雪的地区待重楼倒苗后(10月中旬),应及时将遮阴网收拢,第二年4月份出苗前再把遮阴网盖好。移栽时间宜在冬季,地上茎倒苗后,根茎休眠时,移栽过程中注意保护顶芽和须根不受损伤。
四、田间管理
(一)中耕除草。由于滇重楼根系较浅,而且在秋冬季萌发新根,在中耕时必须注意,在9—10月前后地下茎生长初期,用小锄轻轻中耕,不能过深,以免伤害地下茎。中耕除草时要结合培土,并结合施用冬肥。立春前后苗逐渐长出,发现杂草要及时拔除,除草要注意不要伤及幼苗和地下茎,以免影响滇重楼生长。
(二)排灌水。田块四周应开好排水沟,以利于排水。重楼出苗后遇干旱应及时浇水,下雨后要注意排水。在地上茎出苗前不宜浇水,否则易烂根。
(三)施肥。每年要求施肥2次,即冬肥和春肥。
1. 冬肥。一般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进行,首先将表土轻轻中耕一次,选睛天,每亩施硫酸钾或复合肥20—30公斤。
2. 春肥。出苗后(4月份)每亩施硫酸钾或复合肥20—30公斤。
(四)摘顶。在营养生长结束之前,对不留种的植株摘除子房,但要保留萼片(可进行光合作用),以保证有机物质向根茎的转移。